2015年被看作是共享經濟元年,市場上出現了許多共享產品,例如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等。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共享產品已經慢慢地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只有為數不多的共享產品經住了市場的考驗,共享充電寶就是其中之一。尤其在2017年,共享充電寶如雨后春筍般瘋長,當時曾有媒體統計,在這一年,共享充電寶項目平均每兩天就冒出一個,而且在短短4天之內,全行業就拿到了7.5億元融資。
一直被唱衰的共享充電寶行業不僅活了下來,目前還有消息稱某些共享充電寶公司正在進行上市準備。
為了吸引用戶注冊,共享充電寶前期免押金口號響徹網絡,而隨著用戶的使用習慣成型了以后,共享充電寶開始了“漲價”,有網友對此表示共享充電寶終于“割韭菜”了。
從2019年開始,共享充電寶企業集體漲價,從原來的1元/小時漲到了1.5-3元/小時,而且還開啟了分場景定價模式,人流多的場合收費更貴,甚至出現了每小時收費10元的共享充電寶。
就在最近,網友再次發現,不同品牌的共享充電寶又悄然集體漲價,現在平均每小時需花費3至4元,而24小時封頂價也從20元漲至40元不等。讓不少消費者直呼“用不起”。
這意味著,充幾部手機的錢,已足夠買一款品牌充電寶。
而這樣的價格也已經比電動車充電還要貴了,但共享充電寶價格的制定并不是由電力部門統一要求,租賃價格是由租賃公司和投放地雙方制定的。
為什么共享充電寶越來越貴了呢?近日,共享充電寶的頭部品牌怪獸充電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書。這份招股書對此進行了揭秘。
在招股書中,怪獸充電首次披露了營收情況、業務構成和募資用途等信息。
2020年,怪獸充電營收28.09億元,同比增長38.9%。凈利潤卻從2019年的1.67億元下滑至7540萬。這兩年的凈利潤率分別為8.2%和2.7%。
怪獸充電解釋道,POI的入場費和傭金水漲船高,需要付給這些POI合作伙伴占收入50%-70%的傭金。
所謂POI,是Point of Interesting(興趣點)的縮寫,包括餐廳、酒店、購物中心、美容美甲、醫院等人流量較大的地區。
2019年和2020年需要支付給POI和代理商的進場費和傭金分別為9.28億和15.8億,占營收比為48.2%和58.3%。這也導致了消費者最終承擔的租賃費越來越高。
雖然共享充電寶漲價了,其實共享充電寶廠商賺的反而少了,在2019年和2020年,怪獸充電每個移動電源的平均收入分別為人民幣693元和563元,下降18.8%。
對于共享充電一再漲價的現象,此前已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實際上以低價占領市場后突然漲價,是共享產品發展的普遍規律。隨著近年來的經濟持續發展以及此前受疫情影響而帶來的相關運營成本、競爭壓力等,共享充電寶集體漲價屬于客觀規律作用。并且,共享充電寶屬于解決“電量焦慮”的“應急品”,也只為一部分人服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具有一定的區域壟斷性,亦有其漲價資本。
可以確定的是,共享充電寶盡管漲價了,有的甚至離譜,但想要人們完全放棄不太可能,畢竟手機沒電是很痛苦的,鑒于目前收費不便宜,大家在充電時間上要控制,最重要的是,千萬別借了忘記還,否則分分鐘兩三個充電寶與你擦肩而過。
Copyright ? 2021 北京一造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京ICP備15066359號-1
技術支持:高搜互聯